盼望着,盼望着,标准出来了,加工资的脚步近了。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,欣欣然张开了眼。物价涨起来了,房价涨起来了,教师的工资涨起来了,教师们都高兴的欢呼起来了。 标准偷偷地从政府文件里钻出来,嫩嫩的,绿绿的。网络里,电视里,报纸里,瞧去,要涨的工资满是的。 市政府、教育局、财政局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都争做教师涨工资的领头儿。标准高的吓死人,实际领到的也吓死人。标准里带着点甜味儿,闭上眼,整个中国仿佛已经满是教师涨工资、教师涨工资、教师涨工资!涨工资下成千成百的教师翁翁的闹着,大小的教师飞来飞去。涨工资的标准遍地都是:这样儿的,那样儿的,散在全国各地,像眼睛,像星星,还眨呀眨的...... 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,不错的,涨了一点,像轻轻的一片鸡毛轻抚着你,几张钞票里带着些泥土的气息,混着汗味,还有各种泥土的味道,都在纷纷的粉笔沫里酝酿。领导们坐在办公室当中,高兴起来了,哟五喝六地吼出严厉的训令跟孩子们的歌声应和着。办公室里教师的嗨声,这时候也成天低沉地响着。 粉笔沫是最寻常的,一下就是一整天。可别恼。看,像牛毛,像花针,像细丝,密密地斜织着,教室空气里笼着一层薄烟。黑板却黑得发亮,墙壁也白的逼你的眼。傍晚时候,灯亮了,一点点黄晕的光,烘托出一片安静和紧张的夜。在教室,课桌间,讲台上,有拿着书慢慢走着的人,饭店里却有着“工作”的“公仆”,举着筷端着杯。他们的饭桌上满桌狼籍的,小姐在旁边静默着。 天上的星星渐渐多起来了,走出校门的孩子也多了。城里乡下,各式学校,老老小小,也赶趟似的,一个个都出来了。整理整理书包,擦拭擦拭汗水,各睡各的觉去。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刚起头,有的是功夫,有的是等待。 工资像刚落地的娃娃,从头到脚都是小的,他啼哭着。 工资像小姑娘,花枝招展的,笑着勾引着。 工资像健壮的青年,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,挡着我们向前去。
|